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> 第二十七章 蒸馏酒

第二十七章 蒸馏酒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白小纯闻言,尴尬的笑了笑,说道:“已经瘦了不少了,少爷。”

方休摇了摇头,接过铁锅。

铁锅很重,必须两只手才能提起来,旁边还有一个奇形怪状的锅盖,圆锥形,边上一圈凹槽,特意留了一个可以插上管子的开口。

这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,方休以前只是见过,真正的构造比这要复杂些。

事急从权,只能将就着用。

蒸馏的过程并不难,不过方休一个文科生,对蒸馏的记忆只存在于高中的化学课本里。

大概的流程,勉强能回忆起,具体的操作,还要经过多次实验来总结。

他想了想,吩咐白小纯把几坛子酒倒入锅内,然后盖上盖子,用竹管插在上面。

这样加热,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,酒精挥后遇到冷的锅盖凝结成液体,顺着锅盖的斜面流入凹槽,再沿着竹管流入容器内。

看着正在加热的铁锅,方休有些紧张。

很快,酒开始沸腾,蒸汽上升,遇冷凝结。

一点透明的液体从竹管中滴入早就准备好的酒杯内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香味。

不多时,蒸馏完毕,方休端起酒杯,闻了闻。

酒味还是太淡,得多蒸馏几遍。

将蒸馏过一次的阳江春重新倒入铁锅中,重复之前的步骤,再次加热。

反复蒸馏了三次,一股越加浓郁的酒香飘荡在空气中。

方休闻着酒香,端起酒杯,轻轻抿了一口。

香醇的液体攸然滑过喉咙,是记忆中熟悉的味道。

半斤的阳江春蒸馏出来也就有一杯左右。

看样子,酒精在中间蒸馏过程中浪费了不少,一方面是蒸馏装置太简易,一方面也是楚国的酒本身浓度不高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北宋大法官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朕乃一代圣君干宋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堡宗别闹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
返回顶部